这一刻,我宁愿他们不是手艺人!
“四喜的花脸,秃子娃的旦,听得叫人忘了吃饭
外乡人到这把戏看,都想把家搬华县”
这是陕西华县流传的一段民谣,里面说到的戏
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遗忘甚至从未看过的
——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
是由演员操纵皮质影人
并通过灯光将影像投映于幕窗上
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
它集传统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于一身
荟萃了剪纸、窗花以及地方戏、口技等艺术形式
陕西华县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
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在《故都百戏曲图考》中说
(如图)
与西安相邻的华县古时被称为华州
是黄河流域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历朝历代人文鼎盛
为皮影艺术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华县志》记载
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
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
极盛时有班社四十八家
而每个班社至少有五人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皮影戏在华县的流行状况
如今,中国皮影在国际上的正式名称叫华剧
就是取义来自华县的皮影戏剧
印象中关于皮影戏的画面只有老资料里
全村人围着一个小小的戏台看得全神贯注的样子
曾以为此种情景不过是因为
那时候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文艺活动像今天一样让人应接不暇
皮影戏也就没有市场了
看了几部关于皮影戏的老纪录片后
我却从不甚高清的画质里、隔着屏幕
深深的被这种传统艺术所吸引
当年,在张艺谋指导
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中
福贵唱的皮影戏就是
华县皮影艺人潘京乐给他指导的
潘京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县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15岁开始学习皮影
5个月后登台演出就一炮走红
因此享有有五月红的美誉
潘老曾是华县四大皮影社之一光艺社的社长
可原来的老搭档们都已先后离世
他成了光杆司令
在他收集的二百多套剧本中
很多戏如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怎么演
却再也没有人能跟他配合演出了
09年的时候,潘京乐就已经不能演唱整台戏了
徒弟吕崇德继承他的衣钵
如今村里偶有约戏都是吕崇德带着大伙搭戏台
皮影的舞台简单方便,用艺人的话说就是
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五叶芦席一卷
四条麻绳一挽,十二根线串
两个方桌一个镢头,啥都不管
半小时不到,悬在空中的戏台就搭建好了
演员5名艺人从幕布亮子后面进入后台
在这个四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
五个人要各司其职
每个人都要负责四五种乐器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
生旦净丑都由这一个人演唱
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
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
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
坐槽就是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
击铙、梆子等5件乐器
上档主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下档主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皮影戏所有的操作都在幕后,看不到观众
对艺人们来说
戏其实是给过红白喜事的主人们长脸的
主人们要的就是这种热闹,这种气派
然而以前那种两个戏班子唱对台戏
互相叫板的场景
吕崇德已经很久没有经历
那几乎是20多年前的记忆了
80多的老艺人魏振业
就是华县民谣里称颂的花脸一绝四喜
他从14岁起开始学唱前声,一炮而红
从此十四红名声远扬
魏金全是魏振业之子
是这个皮影世家的第二代,作为五人忙里的签手
魏金全受家族熏陶同样酷爱皮影艺术
在从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的二十余年中
魏金全多次赴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演出和表演皮影雕刻
历史的影子映射到了祖辈们
想都想不到的遥远地界
如今,演出市场十分不景气
一本戏要演四五个小时
一个皮影戏班演出下来
能有个700元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平均分到五个人手里也就没多少了
即使这样,演出的机会也是少到了
难以维持生活的状况
因此,在华县当地
几乎找不到一个专职的皮影艺人了
从曾经的演出辉煌到今天的重心转移
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萎缩状况略见一斑
没有演出时
魏金全和妻子一起雕刻皮影,办家庭作坊
靠卖皮影,一年家里大概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作为皮影家族的第三代传人
魏战备则专门从事皮影雕刻
魏家的其他孙辈也一样
对皮影表演已经无法像长辈那样娴熟的操作了
如今,陕西华县皮影戏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
现在仍能演出的剧目仅存本戏一百余部
折子戏50余部
而且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退出
很多剧目正在快速地失传中
如今,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
很多老艺人开始带徒指导
许多皮影作品不仅成为北上广等各大城市的
旅游热销产品和许多博物馆的收藏品
而且,已经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
还有皮影艺人在村里成立了联合社
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运作
然而
一个皮影艺人一年的演出收入不过3000元
而出售皮影雕刻却能轻易收入上万
唱一场戏还不如做一个皮影人
已经成了今天皮影的状况的真实描述
随着皮影演出市场的凋落
一些艺人忍痛割爱
从皮影演出转向了皮影制作
当灯光下灵动的影人
成为挂在墙上静止的收藏
皮影似乎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鲜活的生命
关于皮影艺人转行当皮影雕刻者、制作人
也许离我们太远以至于不能深刻体会
这其实就像我们喜欢的一个原创歌手
他的词确实写得好,像诗一般唯美
但是如果哪一天他不再歌唱
相信你也会落下眼泪
老纪录片里形容到八年前华县皮影戏表演艺人的状况
仅剩15人左右,他们中,60岁以上的占8人
一旦失传,将永不再生
即便影人雕刻才是手工领域的“正统”
但这一刻
我真的宁愿他们不是“手艺人”
小编作为一个90后但仍在青春期的老阿姨
完全不敢相信自己会看一部老纪录片看哭
而且还是关于皮影这个从未曾感兴趣的领域
我们身边正在消失的老手艺真的需要有人
去传播、去传承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老手艺和从艺人
或是年轻的手艺传承者
希望你与我们分享关于他/她
也关于它的故事
或请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发给我们
让我们一起
用传播,去传承
联系邮箱:liyue@shougongke.com
— — — —
下一期,我们将详细介绍皮影戏【影人】的制作
你可能会看到更多、更神奇的皮影艺术
不要等到年轻的手艺传承者也变成斑斑白发,
才想起去保护,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