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首页 >手工圈详情

手工教学案例:用理解和爱超越规则

教学的过程中,规则并非越多越好。但当事情超出了规则规定的范围时,如何应对才更有效?n——题记nnn手工课程配备硬件时,我把部分工具设定成了多人“共用工具”,并未给孩子们人手一份。这样的安排上增加了手工教学的难度,但从教育本身出发,亦是一种锻炼孩子们互动能力的契机。n上午给二年级的小飞鱼们上课,刚开始还没两分钟,一场争执便开始了。原来今天做小木枪,锯、锉、磨都需要固定装置,台虎钳是最佳选择。

“偏偏”台虎钳的数量有限,大家要么轮流使用,要么选择其它较为繁琐的固定方式。孩子们平时做手工的热情很高,手工课上常常呈现“冲刺”姿态,有谁愿意等待呢!于是一场看似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争抢便开始了。

争执的主角是轩和朗,两人互不相让,四只手死死地抓着台虎钳。待我走到他们身边时,朗已是面红耳赤,豆大的泪珠泉水般奔涌出来。n“怎么了?”我蹲下来询问情况,朗便开口了:“他刚才已经走了,我才拿过来用的!”此时轩立马解释:“我把“手枪”夹在上面,然后去旁边拿砂纸,还没5秒钟,就被他(朗)拿下来换上他的了。”n听到这样的回应,朗立马反驳道:“老师说过了,台虎钳是共用的,并且昨天你也是做了同样的事情,把我用的台虎钳‘抢’走了···”朗越说越委屈。n我随即跟轩核对事件,轩也承认了昨天发生的事。(“核对事件”是倾听的开始)n听完他们的叙述,我已经基本上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我不准备只做一个是非对错的判官,而是选择继续给他们对话。(其他孩子此时已经正常“运转”,我有了对话的时间)n“你们都想用台虎钳呀!”(跟孩子核对他们的想法,看似废话,却很重要!)n两人都点头。n我看着朗继续说道:“小朗啊,你很委屈,是吗?”(核对感受,联结感受)n朗哭着点点头。n“老师知道你委屈,轩昨天‘抢’了你的台虎钳,你是在报复轩吗?”(这是一个真诚而大胆的提问!)n朗边抽泣边解释:“不是的,因为我确实需要用!”语句当中透露着真实。n对话到了这里,有个困难出现了:我们之前并没有相应的规定——要在对方离开“共用工具”多久后,别人才能使用!n怎么办呢?只有坦诚交代了,我看着他们两个说道:“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想用台虎钳,但是我们之前并没有规定过对方离开多久后,才能拿过来自己使用,因此不能靠规则办事了,只能依靠你们的···”n“品质”二字还未出口,朗便说话了:“那就让他用吧,我不用了!”n情节突然的转变让我吃惊和感动,我再次跟朗核对他的想法和感受,确认他心里不再委屈,也不是在讨好我!(这一点很重要)n朗还是坚持把台虎钳让给轩,我看着刚才哭成泪人的朗不禁好奇:“小朗,你怎么这么大度和谦让?”n朗此时已经停止了流泪,说道:“让他用吧!反正下次我还有机会!”n轩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或许也被这突然的转变所触动,愣愣地不讲话。我引导他对朗道谢,他也从善如流,很爽快地向朗讲了句“谢谢你!”n“下次你可以和他一样谦让吗?”我看着轩问到。(继续强化谦让的品质)n“会的!”轩干脆地回答。n······n三人的对话,前后加起来不到两分钟,一场争执烟消云散,化作“谦让”和“大度”的种子,深埋在两个人的心里。n在此事发生之前,恰巧收到轩妈发来的信息,讲孩子昨晚回家后说“主君老师不管在哪里上课,他都会去参加”。这样的信任让我感动,其实在昨天的兴趣小组里,轩还因触犯了手工房规则被我罚站了5分钟。我在他罚站的时候跟他联结,几句问话下来,孩子眼里便浸满了泪水···我知道这个泪水的背后,是一种被人看懂的安全和温暖!所谓“温和而坚定”,大概就是这样子吧!n此刻想起某个老师讲过的话:“我没有看到什么叛逆的儿童,我看到更多的是不知道怎样沟通和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