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
:画纸1 |
所需工具
:毛笔2 |
制作步骤
:第1步:
问题1、干叠+揉边是一个技法组合,下图中在揉边的时候发现颜料拖不开且断档的感觉,假设水笔水份适合,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A、颜料太干、太厚; B、颜料太湿、太薄;第2步:
答案解析:此题选A、颜料太干、太厚;
从上面这张图大家也能看出这坨颜料太干太厚了,我们用水彩作画的时候,和油画质感不同,一定要记住调的颜料要薄,上色也是一层一层通过薄叠来加深颜色;
干叠+揉边是一组技法搭配,揉边的目的是为了把硬生生的边缘线去掉,使不同深浅的颜料都能融合在一个画面里;
此题中的颜料调的太厚太浓稠了,以至于水笔也无法揉开,这种浓度在调色盘上是怎么样的呢?就如下图,蘸取了很多颜料在调色盘中,用毛笔碰黏黏的、推开有点阻力感;第3步:
那么正确的适合水笔去揉边的干叠颜料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要像下面这个一样,揉边的一侧要有小水坑样凸起感,也就是说相对要湿润一点,这样不管深或浅,都能揉开;
第4步:
我把颜料从深到浅我们做色卡时的浓度为例,大家看看揉边的效果;
第1档、最稠的酸奶浓度颜料;第5步:
毛笔吸饱颜料,涂在纸上,收笔在右侧,右侧是不是有小水坑样凸起,较湿润;
第6步:
马上用七成干的水笔去揉开边缘,和上面这种图对比一下是不是硬边线就没有了;
第7步:
第2档、牛奶浓度颜料;
第8步:
一样右侧收笔,不够湿你可以在右侧用笔头点再几下,使颜料湿润一点;
第9步:
马上用七成干水笔揉边开边缘,是不是一样产生了渐变,且没有水痕;如果你出现水痕了,说明毛笔太湿了,记住我上一篇教程中用图片给大家展示的7成干的水笔是怎么样的湿度;
第10步:
第3档、牛奶加水浓度的颜料;
第11步:
第12步:
第13步:
第4档、水浓度颜料;
第14步:
第15步:
结论:这道题想让大家学到2个知识点:
1、水彩上色颜料最稠只能像酸奶状,如果像黄油状干干黏黏的是不适合上色的,也无法柔边;
2、常规从深到浅四种浓度颜料上色,只要揉边的一侧边缘较湿润,有像小水坑样凸起,揉边都是可以自然的,我们只要根据深浅需求选用任一;第16步:
问题2、给2根已经打好底色的花茎(下图一)左边上暗部,用到的技法是干叠+揉边,下图二是上完颜色后的效果,我们发现左边这根绿色叠加范围太宽,吃掉了高光,你判断上色时问题出在哪里?
A、揉边的水笔太湿,使颜料湿透过去了;
B、干叠的颜料太湿,揉边拖开渐变距离就宽;第17步:
第18步:
答案解析:此题选B、干叠的颜料太湿,揉边拖开渐变距离就宽;
先给大家还原上色现场,左边这根;第19步:
第20步:
第21步:
有没有发现这个干叠颜料的水份右侧湿润润的,符合揉边的要求,柔边的水笔也七成干揉边的很好(如果是水笔太湿,水就会向两边扩散,就会产生水痕,此花茎没有水痕,显然不是水笔水份太多);
可是等干后,我们发现这个绿色叠加的范围太宽了,几乎涵盖了整根花茎,吃掉了右边的高光;第22步:
我这根花茎还画的比较粗,实际花卉中,花茎可能会更细,例如;
第23步:
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干叠配合揉边就如上一题中和大家讲到的一样,就是需要一侧水润润的才适合水笔揉开,但与之同时它就有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颜料拖开的距离就宽;
我们这根花茎干叠的颜料水份并没用错,水笔揉开也很棒,但结论就是它产生一个渐变拖开就需要宽宽的一段距离,那么花茎很细,我们既要把颜料边线去掉,又不想距离太宽,怎么办呢?
对于花茎这样细窄型的部位加深,大家可以记住它的干叠+揉边的配方比较特殊:
1、干叠不需要一侧水坑样凸起,也就是不需要很润;
2、揉边水笔不要从颜料右侧拖开,而是整个颜料覆盖着扫;第24步:
第25步:
这样颜料就不会拖得太开把高光也吃掉,可以左右对比一下;
第26步:
但是80%的情况我们干叠+揉边的配方都是需要干叠的颜料一侧有水坑样凸起,方便水笔揉开,如果一定要给个标准那就是由上色的部位宽窄来决定,比如下图右边这个要加深,显然够宽;
第27步:
那我们就可以干叠的颜料一侧较湿润,然后用水笔揉化开,足够距离;
第28步:
第29步:
结论:此题想让大家掌握2个知识点:
1、干叠+揉边,你想揉的渐变自然,先看上色范围够宽不,够了,就用一侧水坑样较润的颜料浓度,然后揉边拖开距离,保证效果赞;
2、如果遇到花茎、一些细窄部位的加深,那么干叠就不用很湿润,避免太润会渗太开,且揉边的毛笔在整块颜料上面扫,因为颜料不润的情况下,你还从右侧去揉化,就会产生第一题那样中间断档的感觉,understand了嘛?第30步:
问题3、渗叠这个技法就是在底层颜料未干之时,马上点染进第二种颜色,那么通常点染进去的颜料湿度如何?
A、要比底层颜料更湿,水份更多;
B、要比底层颜料更干,水份更少;第31步:
答案解析:此题选B、要比底层颜料更干,水份更少;
上一篇教程和大家讲过一句话:“水往少处流”;通常渗叠这个技法是用在加深物体暗部的,比如柿子上完底色后想加入更深的橙色,螃蟹打好底色后,想加入更深的橘色;第32步:
那么暗部位置形态要相对固定,所以颜料也不能随意乱流,我们把颜色加入到哪里,基本颜料就在哪里,那么颜料是不是就要比底层颜料水份少、要干,才会乖乖的不乱流(因为水往少处流,自己少了就不会往多的地方流);
还原现场,底色黄色比后面的橘色要湿润一点;第33步:
还原现场,底色黄色比后面的橘色要湿润一点;
第34步:
第35步:
先画黄色
第36步:
趁湿点染橘色进去,基本位置点在哪里就在那一片,不会随意扩散到很远;
第37步:
第38步:
如果我现在调一个比底色黄色更湿润的颜色红梅,点进这个未干的底色中,大家可以看到颜料扩散是不是比较大了,水往少处流,红梅水份多,就要往水份少的底色黄色中散去了,就是这个原理;
第39步:
结论:此题想让大家掌握一个知识点:
水往少处流,所以不想点进去的颜料随意乱扩散,那么点进去的颜料比底色的颜料干就行了;第40步:
问题4、下图动作是毛笔在擦去上色以后的颜料,但是擦白不明显,且有水痕感,请问原因是什么?
A、擦色的毛笔笔头太湿;
B、擦色的毛笔笔头太干;第41步:
答案解析:此题选A、擦色的毛笔笔头太湿;
从图中可以看到毛笔笔头水份很多,都没有聚锋,记住,擦色我们的毛笔9成干需要,还记得上一篇教程给大家展示的揉边的7成干的水笔怎么吸水的吗?
揉边七成干的毛笔是只要笔尖在纸巾上吸水,笔肚是不要碰到纸巾的;那么9成干的吸水就要这样,从水罐里拿起来的毛笔在水罐边缘蹭一下看到笔头水份饱满但不滴水的状态;第42步:
然后在纸巾上整个毛笔头按压吸走水份;
第43步:
拿起,旋转毛笔,再次按压下去吸走水份,这个时候毛笔就是9成干,笔锋还是聚拢的状态,但是几乎没有水份了;为什么不是十成干,那样毛笔就无法聚锋了,且10成干你也无法做到,除非用吹风机吹干哈哈;
第44步:
此题中,擦色的毛笔太湿了,起码只有四成干,所以笔头上水份就会往颜料上渗去,产生水痕;
第45步:
9成干聚锋的毛笔去擦,擦白就明显了,看;
结论:此题想大家掌握的知识点是:擦去颜料的水笔一定要9成干,就是笔头能聚锋的状态下水份越少越好;第46步:
问题5、下图毛笔擦色一笔下去,擦完白色不明显的原因是?
A、所擦的颜料太湿了;
B、所擦的颜料太干了;第47步:
第48步:
答案解析:此题选A、所擦的颜料太湿了;
擦色这个技法有2个角色,一个是擦色的毛笔,还有一个是被擦的颜料,所以被擦的颜料如果太干或太湿都是不利于擦出高光的;
此题中很明显是颜料太湿了,就是你刚上好颜料,马上去擦了,肯定擦不明显;你要再等几秒或十几秒,等颜料水光感弱一点,再去擦,是不是擦白明显多了,还有个好处,这个状态下擦高光,边缘会有颜料自由渗化,好像给边缘晕化揉边了一样,线条感就不明显了;第49步:
如果错过这个湿度,再等下去,颜料就更干了,那么你再去擦,虽然在完全干之前你也还能擦去颜料,但是高光的边缘就会很生硬,硬边线就会残留下来了;
第50步:
对比左右2个擦出来的白块边缘,是不是左边的那块边缘柔和许多;右边那块边缘线感硬朗;如果大家想擦高光更白一点,可以每擦完一次清洗干净毛笔吸干水份再次去擦,越擦越白;
结论:此题想让大家掌握知识点:被擦颜料太湿擦不明显、太干擦出来边线感明显;六七成干的状态最好,就是有微弱水光感的样子(上色后等个十几秒左右),且擦出来的高光边缘柔和;
本文还有上一篇,欢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