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
:陶泥/瓷泥 | 泥浆 |
釉彩 |
所需工具
:陶艺工具 | 小喷壶 |
毛笔 | 垫布 |
窑炉 |
制作步骤
:第1步:
一开始见到市面上许多可爱的陶瓷小风铃,就打算自己试一试,对于有曲线变化的器形最适合采用盘条法。我不打算做得很大,可以放在手掌里的单个风铃就好,盘条法的方法步骤在“初识陶艺4”中有详细介绍。
泥条需要的水分用小喷壶喷在手掌上,不要直接喷在泥条或桌上,容易打滑。通过刷泥浆,泥条一层层粘连上升,根据自己需要的器形收小/ 放大。第2步:
如果不需要保留作品条状的外形,可以用扁头工具在干硬之前抹平器形表面再封口。
盘条法很容易上瘾,不知哪部分再稍微扩大/ 缩小之后会出现什么效果,所以一个接一个地试下去。外形上没有拟人化,只加了小点缀把重点放在渐变的器形上。作为风铃有一点重要的是留出悬挂时穿绳的小洞。第3步:
经过煅烤后不同釉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斑驳的色泽。但这第一次试验的风铃没有成功,因为厚实的釉料在煅烤时密封住了穿绳的小洞,没办法穿绳的风铃变成一个个小罩子。(不要妄想可以用电钻钻开小洞,能耐住千度高温的材料是穿不透的)
第4步:
所以又重新试验,这一次风铃的两个部分,外在器形和内部敲响的小部件,在煅烤之前我都在穿绳小洞里插上了牙签,上釉后也保留着牙签,这样煅烤时釉料已风干,高温会融化小洞里的牙签,保证小洞完整保留下来,不会被釉料封闭住。
第5步:
这一次效果不错,最后一步将煅烤后的风铃部件串在一起,我使用的是透明有韧性的0.5cm鱼线,串的时候内部小部件露出外罩一部分就可以,同时下面悬挂一张纸板之类比较轻,会被风带动起来的东西,这样与小部件连在一起,无需手动风起时就会听到了。用陶泥本身做的小部件与外壁碰出的声音不大但很动听。
第6步:
盘条的试验还涉及到了蘑菇^,考虑到可以有实用性,就干脆头和蒂分开做。方法是先制作蘑菇蒂,事先想好了下粗上细,在收口的地方保持垂直一小段,方便插入接口。接口就使用一小条长方形泥片卷得刚好放入蘑菇蒂,然后用泥浆把它们黏在一起。
接着是蘑菇头,先做一个同样的泥片接口,大小与蘑菇蒂的上端一致,目的是刚好扣合在蘑菇蒂上,宁大勿小。确定蘑菇蒂和蘑菇头的接口相匹配后,再慢慢做个帽子一样的蘑菇头,可大可小只要能把接口粘在内部中心就可以了。第7步:
做完的蘑菇头和蘑菇蒂稍微干硬,一定要反复比对,哪里大了小了都不能很好地扣合,主要保持蘑菇蒂接口小,蘑菇头接口大,盖上时轻松平稳,这样烧制出来才好匹配。这里的蘑菇器皿非常小,基本可以当作牙签罐使用,蘑菇头使用了一种煅烤后色泽不均的釉料,蘑菇蒂使用了透明釉料。
小贴士
:有了这些小器形的盘条经验,接下来要尝试稍大一些的器形啦。
这些像毛线一样的泥条,像编织一样的过程让,我全身心感受到了触摸自然的灵动,心和手的无缝配合,自身和材料的呼应,陶泥用自己如水般的亲切感,把我带入一种忘我的自由状态,这也就是陶艺所带给我的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