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教程>专题>鲜资讯>鲜资讯 | “造物之灵”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
鲜资讯 | “造物之灵”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
懂生活,关注{ 手工客 }
做生活美学家
|
展览活动
|
【上海】“造物之灵——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
时间:2016.06~2017.01 (9:30-16:30,周一闭馆)
地点:上海汽车博物馆四楼临展厅

“造物之灵——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于6月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开展。在这里你能看到1903年简洁典雅的维多克留声机,也能看到1969年浪漫如情人的奥利维蒂打字机,还能看到1990年造型怪异的外星人榨汁器。当然,不止于此,通过100余件精心挑选的经典产品,讲述一个个设计改变生活的故事。
【北京】娘本唐卡艺术传承成果——《四部医典》曼唐长卷展
时间: 07月08日 ~ 08月07日 每天09:00-17:00
地点: 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0展厅

娘本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以个人的力量,带领30 位学生,历时三年绘制完成《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长卷,是目前单幅尺寸和总体尺寸均为最大的版本,绘制的精细程度和艺术水平也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娘本拟将此部巨幅《四部医典》曼唐长卷捐赠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将成为唯一在藏区以外收藏的完整版本。
|
现场报道
|
你知道的经典作品都在这里了!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
“造物之灵——现代工业设计160年”特展于6月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开展。在这里你能看到1903年简洁典雅的维多克留声机,也能看到1969年浪漫如情人的奥利维蒂打字机,还能看到1990年造型怪异的外星人榨汁器。当然,不止于此,通过100余件精心挑选的经典产品,讲述一个个设计改变生活的故事。

时间:2016.06~2017.01 (9:30-16:30,周一闭馆)
地点:上海汽车博物馆四楼临展厅
展览将横跨160年的人类现代设计史来讲述关于设计的历史和展示工业设计在这160年间的经典。从1851年至今,展品涵盖旅行、居家、办公、厨房、建筑、平面、汽车交通等门类。通过五个阶段的划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时代开始,到二战前的思潮迭起、工业设计层出,到战争中的磨难和复兴,再到战后大众文化的繁荣,直至现在的科技和多元化趋势。
1929年法国艺术家勒内•莱俪设计的水晶车标同款雕像。当时西方流行艺术装饰风格,豪华车车头都得立个漂亮的定制车标,扎眼又有个性。而且西方人的口味极其专一,人像立标清一色的都是造型凹得漂亮的希腊神话女神,超浪漫主义。
这些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每一件都彰显着设计师们关于设计的思考和对工业美学的探究,处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创意和惊喜。
摘自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id:iamdesign
|
热点追踪
|
惠州一固执铁匠闭门不出打铁37载 望手艺有人传承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黄缤

“赚钱如同针挑土,花钱如同水冲沙”,单靠手工打铁只能糊口,一年赚不到两三万元,浙江永康籍的铁匠李子根却在惠东平山街道谭公执着地打铁37年。附近村民对他的铁器赞不绝口,他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铁匠手艺能有人传承下去。
李子根

惠东县平山街道谭公村105号一间不起眼的砖瓦房子里,最原始的打铁铁炉和手拉风箱相伴,李子根每天站在铁炉旁边工作10多个小时,他已经在此打铁37载。

他所打的铁具上都刻着一个小月亮弯刀,这是代表他的名号。2014年,李子根打铁时被火星溅到,手上起了一个月亮弯刀型的水泡,他一想,就把原先用的“永利”,改成了月亮弯刀,“太多人冒充我的(刀具)了”。以前的“永利”两字阻止不了仿冒者。

李子根说,附近很多村民会来这里买菜刀、砍柴刀和锄头等。工厂做出来的割草镰刀一压就变弯,而李子根拿出他打的两把镰刀展示给记者看,刀背厚刀刃薄,刀把是空心的,以便插进木头调整刀把长度,所以用起来更加称手。

不出家门只为打铁,每天做到晚上8点左右歇工,才有时间抽身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如果是白天,李子根基本不出门,每天都要在炉子旁打磨10多个小时。
“一天不干活都不行。”妻子王永英回忆,5年前丈夫曾因脑梗塞住院,医生叮嘱他住院治疗一个月,然而李子根在医院呆了4天就坚持出院。“天天呆在医院打针吃药,动也不能动,会把人憋疯的。”李子根说,“那么多人过来找我打铁,不能让顾客空手而回。”

为了打铁,李子根身上已是多处伤痕。他说,初入行打铁时,飞出的铁屑划破自己额头,鲜血直流。一旁的师傅只是随手抓过一块木炭敲成粉末往自己伤口一抹了事,现在额头上还有当时留下的印记。十多年前,一块铁屑溅进他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指缝,当时他以为只是划伤没有理会,没想到随后5年伤口仍隐隐作痛,他以为是关节内伤,直到有一次孙子拉着他走路,铁屑被孙子的手狠狠掐到,他才发现当年的小铁屑藏在里面这么多年。

李子根1962年出生于浙江永康一户农民家庭,当地不少人以打铁为生,他入行时仅听从了师傅一句话,“有火车可以坐,有天下的菜可以吃”。
学艺7年后的1986年,李子根与妻子来到惠东平山街道谭公村打铁。这一打就是30年,他再未离开过。

整个铁铺就夫妻两人,没有学徒也没有帮工,李子根就央求妻子帮他。王永英虽不满丈夫的固执,还是一直帮着打。在5年前购入空气锤之前,都是妻子配合他捶打铁块的。结婚32年来,王永英不断劝说丈夫转行,李子根说:“我那么辛苦学的手艺,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

李子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有人愿意传承这一技艺。数年前,他曾收下一个贵州籍贯小伙子为徒。刚开始前两年,小伙子很勤快,但到了第三年开始懈怠并最终放弃了。“工作上犯错不能大声指责,生活上有需要就尽量满足。”李子根说,为了留下徒弟,在农村的他还买了台电脑拉了网线,但徒弟还是在去年选择了离开。

“这些年我已经感到身体大不如前了,等自己有一天真的干不动,打铁这个行当真会在谭公消失吗?”李子根忧心不已。
编辑:包子君
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兼职作者,如果你对手工有浓厚兴趣,文字尚好,有采访报道能力,请砸简历到:liyue@shougongke.com。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到这个邮箱。稿件被采用奖励50积分,非遗类奖励60积分!
分享到:
其他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