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资讯 | 还记得泰坦尼克Jack所爱莫奈大师画吗?
一部以一幅画导入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想必看过几遍的人,都会一直回忆Jack画画时候的帅气,介绍崇拜者莫奈画时的样子。
所以约上好友,带上女伴,去看《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 北京站
一汽丰田全新CROWN皇冠《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 北京站
时间:5月1日--8月31日 每天10:00-17:00
地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费用: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每张成人票可协同一个1.2米以下儿童免票入场
[看完莫奈400多幅真迹,需要走遍世界各地上百家博物馆]
在这里,你可以站在莫奈的《睡莲》前感受莫奈笔下变幻莫测的倒影世界,在《持阳伞的卡米尔》面前等待吹动着卡米尔脸上的微风拂过脸庞,触摸交错在《鲁昂大教堂》画面上的光与影,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布展方式将400余幅莫奈作品以流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把印象派画作善于表现光与影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画面跃然而出,色彩会更加饱满,光感会更加梦幻。
[穿梭时光,感受印象之美]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化身穿梭时光的任意门,带你走进19世纪印象派兴起的时代,以八大主题馆讲述莫奈传奇一生。漫步在展厅内,身临其境感悟画家所描绘的风景印象,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艺术不只属于艺术家,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把休闲时光交给《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次多感官盛宴,感受光影、色彩、音乐交织的多感官体验、也可以把它当作游乐场,畅享与名画互动的快乐与拍照区巧妙设计带来的惊喜,让儿童在体验区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质。
在这里,屏住呼吸,敞开心扉,与所爱之人共度享受艺术的时光
告诉身边的孩子,艺术不等于沉闷,与大师快乐互动吧!
[展览攻略]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以400多幅莫奈名作打造多感官视听盛宴,全面颠覆传统观展理念。
2016年,在莫奈逝世90周年之际,《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继在韩国、日本多地展出后,由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入中国开启中国莫奈展巡展之旅。届时,莫奈展将以成都时尚地标IFS国际金融中心为首站,依次走过成都、上海、北京和广州四大主办城市。
此次萧昱展示的唯一一件作品由两种直观的材料组成,由竹子组成的矩阵稳稳托起一块硕大而沉重的浇铸水泥立方体。两种特性相互对立的材料以异于常识的关系共处,这种颇为生硬的衔接似乎正暗喻了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现状。
而竹子在这里展现出了两种身份:作为符号的“竹”自古承载着文化趣味与美学意涵;而作为生命体的竹子则以其青绿色的躯体在重压之下展现出生动而具体的韧性与力量感。这一虚一实的两种形象在厚重水泥的压力下重合,唤起观者自身根植于生物基因之中的本能敬畏。同时,以参照系出现的水泥表面被艺术家强行拓印上了竹席纹理,以生命特有的执着将这个现代社会的象征物包裹以纤维质感的皮肤纹理。
▲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可以被视为萧昱此前个展的延续:在其2015年的个展“遗忘”中,萧昱以一组生命为主题的绘画给出了他对于当代社会艰难处境的个人化回应——而生命自始至终是萧昱作品内在隐含的重要线索。
在此次最新的创作中,他将自身对于生命的体悟隐藏在竹子极富表现力的外表之下——这种有着东方传统美学意义的原生生命体几乎是其创作的必然选择。而作品之中反复出现的外力与生命对抗的场景也似乎暗示了艺术家内心一条更加隐秘的情感线索。由对抗之中诞生的巨大张力因而从感官层面激发出观者最直接的体验与情感共振。
萧昱对话“凤凰艺术”
Q:你是处于怎样的原因从一开始就使用这种比较物质性的“竹子”,这种材料对你来说有怎样的思考意义?
萧昱:竹子是在2010年之后用的比较集中,但使用这个材料一直是跟生命有关。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依靠什么大道理发财或忽悠人,但几万年下来,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气的东西还是生命。对于我来说,如果失去了对生命的兴趣,我觉得艺术就很无聊。今天所谓的全球化,就是会制定很多的制度,有时候人类生命一种解决核心问题的冲动,被收缩的越来越小,当然这是两种文明的结果。但我觉得艺术还是应该更倾向于尊重生命的存在感,这是这我一直没有改变的初衷。什么是最珍贵的?——体会生命的每一天,我觉得艺术给了我这样一种便利。所以你看我的材料,关心的所有问题都有关生命。
Q:我发现你在表达这种生命的时候,在适当地控制一种度,既保持竹子本身材质的韧性,又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那你始终不会用一种理性的做法,而保持一种感性艺术手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萧昱:因为作品还是需要沟通的。当你进行思考的时候,一直会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它叫理性思考,有效的思考就牵扯到文化背景,这样跟别人通过作品沟通,会产生文化的解读。也就是说你要控制在什么话题、什么水平之内跟别人进行沟通,别人才会对你的作品产生外延的形象,也只是提了一个话题,然后每个观众,还有每一个文化思考者会有更多的关于这个题目想象的外延,这样就产生了比较真正有效的思考,所以艺术就变得有意义了。我觉得纯粹的观念相对还是有问题的,就是过渡强调纯粹的观念,因为纯粹的观念不一定是艺术最擅长或者把它能发挥到最好的地方,而不是通过视觉,利用人们的感官经验。如果你单独推理论的话,你可以演算,你可以在大脑里面通过知识的架构进行推断,哲学地判断、分析,这更像是实验室的东西,并没有跟生命活体进行感知。有的作品会跟你交流,它会提示你的下一件作品。所以有的时候,一件作品和以前的作品会有一种伸展关系,这种伸展关系是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必然形成的。
Q:你在早期使用竹子这种材质时,和现在有怎样的区别,能看到现在的竹子多出一种心理上的触感,以此与观者达成体验的共鸣?
萧昱:早期我是通过视觉让大家感觉到力量,竹子有弹性,如果往一个方向掰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它似乎是有生命。另一方面我选择竹子,是因为它是草,它是草本植物,比较廉价,可以成批的用,具有生命的延续力,它不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濒临灭绝的物种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我还是要通过它引出更广泛的生命力,广泛的生命力对我们今天大家讨论当代是有意义的。今天的当代更多的是平民化、社区、朋友圈。这次展览不光是竹子,它身上压的是水泥板,你从视觉上觉得这些根本承受不了,但我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捆扎在了一起。就像今天我们今天人造的水泥,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到国家是从农业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再到钢筋水泥,现代化。
如果国家被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你甚至觉得它并不结实,但实际上非常稳固。此次展览我把这堆竹子做成了一个果冻结构,有点像一堆弹簧,碰一下它就开始抖动,但是一旦有很大压力的时候,它其实是最稳固的,因为它可以变形,跟着你的压力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