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资讯 | 雕塑新势力:中国青年雕塑的五个美学启示
从中国青年雕塑这个窗口看出去,风景的斜面感是强烈的。
【北京】“劳森伯格在中国”亮相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16年6月12日至2016年8月21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该展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1925年—2008年)的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 1981年—1998年),该作品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这是该作品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展出。劳森伯格的一系列拍摄于1982年访问中国期间的彩色照片《〈中国夏宫〉研究》(1983年)亦同时展出。此外,展览亦囊括罕见的纪录文献与档案,回顾劳森伯格1985年于现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划时代性展览“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 即由“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auschenberg Overseas Culture Interchange,简称“ROCI”)策划的“ROCI中国”,反映劳森伯格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创作灵感的努力;他试图通过艺术进行文化交流——这一 愿望使其与彼时成长中的一代中国艺术家不期而遇,与随后被称为“’85美术新潮”的运动不谋而合。本展览由苏珊·戴维森与大卫·怀特联合策划,由罗伯特· 劳森伯格基金会协助呈现。时隔30年,“劳森伯格在中国”作为大型展览项目再次向中国观众全面展现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
展览紧接着由V&A收藏的39件银器艺术品,及其最初的手绘设计草图,全部皆由当代蜚声国际的银器工艺大师打造。这些大师包括David Clarke、Michael Rowe、Gerald Benney和Michael Lloyd等,打造出风格多样的银器艺术品,从完全抽象到极具代表性、概念化或实用性的作品,他们的设计概念受北欧式简约设计风和十八世纪花俏的洛可可风所影响,反映着英国当代银器承载的多样文化属性。
展览还将探索银器制作的实践过程和国外银器工艺对英国本土的影响,本次多件展品的设计制作灵感源于不同文化背景,如韩国设计师Kyosun Jung和Ja-Kyung Shin、日本的铃木洋(Hiroshi Suzuki),克罗地亚的Vladmir Bohm。显示不少国际工艺大师以英国作为他们的创作基地,并对英国的银器工艺做出独特的贡献。
2016年寒假,黄思思便从外公的书房开始“寻宝”,在外婆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川剧剧本、演出总结、对川剧的探索改革等许多珍贵的手抄资料。继而她又走访了巴州区川剧团,采访了外公的老同事及工作人员等。随后,她把整理后的手抄资料和口述资料逐字录入电脑,并精挑细选了一些外公与外婆的演出剧照翻拍扫描加入书中。
为让手工书更生动,她还结合自己所学设计专业,在书中加入了部分“翎子”作为装饰。书的封面更是别出心裁,由一件蟒袍裁制而成。“外公生前是净角,常穿蟒。这条龙‘精气神’十足,正好与外公在演艺上总结出的‘以气托神、用神贯劲’、‘以气攻神、用神冲劲’的理论相契合。”历时近半年,一本沉甸甸的,充满对外公怀念的手工书才制作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