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设计师用手工说文解字,把甲骨文戴在身上!
她是 独立设计师
她爱 写作 画画 弹琴
她叫 @方菱_
她说
————————————————————
我凭借想象力漂浮在这世上
——“小姑娘弄这些玩意儿干啥?”
——“小姑娘咋啦?小姑娘就不能做木工?”
——“你呀,你就是异想天开,想一出是一出。”
一起搞事的伙伴们
说完,我妈瞥了一眼我偷偷买的木工工具,留下一个沉默的背影走开了。在我还没尝试之前,就被泼了盆冷水,似乎所有的热情,都被异想天开那四个字浇灭了。我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自己在心里说了声,“庆幸还能异想天开” ,就起身开工了。那是一五年暑假,我自己用黑胡桃木做了一把勺子,还给它缝了个小袋子。
我是方菱,23岁,一个不务正业,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人。
从小就爱自己动手做东西,小时候没什么玩具,一个香皂盒,四个瓶盖,两只废弃的圆珠笔芯放在我手里就变成了一辆小汽车,穿上绳子拉着满大街跑。用白色的棉布和棉花做布娃娃,还给她缝了像模像样的海军衫,白纱裙,小书包等等,常常因为翻箱倒柜剪了家里的旧衣服被妈妈骂。
我很喜欢项链,耳环这些微小的,却能让人更加美的东西。但是生性不爱束缚,大多数耳环和吊坠我都会觉得太重了,于是就自己动手做起了首饰。木头轻盈而坚固,颜色又缤纷,还有着淡淡的香味,有时看着它们身上奇异的纹路,都不舍得用锯子锯开。
一六年暑假,我给家人每人做了一条项链。给妈妈做的是用崖柏雕刻的一枚小叶子,她刚拿到项链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一个劲儿地说,“这么小是怎么做出来的呀?磨这么光,这得花多少功夫,要是我我可做不出来。”
给姐姐做的耳环
一天中午,我坐在沙发上看书,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妈妈正在很认真的照镜子,手里捏着脖子上挂的小叶子。发现我正在看她,妈妈有些不好意思,说,“你做的这项链戴上还挺好看的,很精致。” 我笑了笑,问,“跟我姐给你买的那片金叶子吊坠比,哪个好看?” “当然是这个好看,这可是比金子还值钱呢,世界上可仅此一枚。” 妈妈丝毫不犹豫地说。
那年暑假做的项链和耳环大多是抽象的几何图形,这个系列的名字是“本”。灵感来源于甲骨文,金文等古汉字。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本源的问题,美的源头,艺术的源头,人的源头,等等。当我真正翻开书,了解一个个汉字的源头时,我才发现汉字真正的魅力。
而令我感到些许悲哀的是,记忆一个甲骨文的结构竟然十分困难,满脑子都是简化了的汉字的样子,有些甚至还得根据简体字的结构,来记忆甲骨文。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本末倒置了,本来应该是源头的东西,如今却不再是源头。我为没能从小就接触源头,了解甲骨文而感到遗憾。这些如今也都无法扭转了,但我仍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默默地为它添上一砖一瓦。
随着汉字的演变,人们确实能更加容易地掌握它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我仍然觉得,汉字的魅力离不开源头。虽然人们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认识几千个汉字,却不知道,一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是这个意思,而不是那个意思?我希望源头能够被当做源头来对待,而不是等到想要接触源头的时候,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却理解不了,却没有能力掌握它。
甲骨文当中不少字是象形字或会意字,看起来就像一幅幅稚拙的简笔画,并且很多几乎都是对称的。那天,我看着看着就把一个字拆成了一对耳环。
第一个字做的是孕育的“孕”字,孩子作为一个整体,做成了一条项链;母亲的身体组成了一副耳环,当我将它们像拼图一样拼在一块儿,当母亲将孩子重新裹进肚子里时,那种奇妙的喜悦感,就好像儿时蹦弹珠一下子蹦进了洞里一样。而且后来我发现,每当我打磨好一个字,那个字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好像它原本就存在一般。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的 “孕”字,选用的是红檀。红色是血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它代表了新生的喜悦以及十月怀胎的辛苦。这个字里包含着孩子与母亲之间亲密的,原始的,浓稠的关系。
摘自《细说汉字》
由于耳环都很小巧,长度都在3.3厘米之内,最窄的部分不过两毫米,再加上檀木是木头中硬度极高的木头,用拉花锯子锯形状的时候,很容易断裂,有时候小心翼翼地快要锯好了,最后一下没把握好力度,嘣的一声就裂成了两半。
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越发觉得越小的东西,需要越多的技艺与耐力。
说实在的,木工首先是个力气活,其次才能谈创造与设计。这个力不仅仅指力气大,并且还要把握平衡的力。锯形自不必多说,打磨也是如此,由于太过微小,锉刀多锉一下,形状也许就被损毁了。钻孔要准确并专注,不然就会打歪。
砂纸的打磨是个很难熬且美妙的过程,要从颗粒最粗的打磨到最细的,每一号的砂纸的任务就是消除前一号砂纸留下的划痕,从120目,180目,240目,320目,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到2000目,经过这11次的细细打磨,木头本身的纹理会越来越清晰,颜色也越发浓重。加上最后的抛光,才能收获一个光滑的成品。
打磨前后的样子,连影子也变柔软了
檀木有一种独特的令人沉静的香味儿,并且每种檀木的味道都不太一样。而且,它们散发味道的场合,也是捉摸不定的。去年冬天,有次我和朋友乘公交车去市里,因为暖气太足,人又特别多,车厢里非常闷。朋友晕车,感到十分难受,窗户开着也无济于事。那天我戴着夏天做的紫檀耳环在她旁边坐着,一阵风吹来,因为晕车沉默了很久的朋友突然对我说,你那耳环的味道终于让我感到舒服了些。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耳环,竟有这么大能耐。
这次我挑选了十个汉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作为模板,在三十多种不同颜色和纹路的木材中,选择每个字适合的木材。按照结构将每个字拆分成几部分,我希望它不仅是装饰性的美,更是有内涵的美。
所有耳环及项链的配件都采用925银配件,项链绳采用日本蜡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的 “本” 字,用的木料是紫光檀。近乎于黑的色泽,给人一种冷艳又典雅的感觉,夹杂着一丝原始性的神秘感。《说文解字》:“木下曰‘本’。” “本” 字的本义就是根,上面是一棵树,下面是树根,由“根本”之义又延伸出“基础”的意思。我将上部的枝叶做成项链,树干和根拆分做成了一对耳环。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的“卉”字,选用了深紫色的紫苏木,黄绿色的楠木和橙红色的尼泊尔紫檀来表现花草的缤纷。《说文解字》:“卉,草之总名也。” “花卉”一般指花草,由此引申为“花”。因“卉”字由三草组成,又有“众多”,“蓬勃”之义。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的 "土“字,选用纹路清晰的微凹黄檀。因为生在中原,最亲切的就是黄土,黄檀上黑色的纹路,就像是隆起的一道道田埂。 “土”字是象形字,就是地面上突起来的一堆土。土在农业社会算得上是万物的根基所在,所以古人们敬重土,奉之为神,并向它献祭。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的 “川” 字就是三条河流,分别选用了绿檀,砖红色的大果紫檀和墨西哥黄金檀。其实在我看来,每棵树都是一条矗立在地面上,不动声色,暗自涌动的河流。
“月是故乡明” 的 “明” 字,由 “日” 和 “月” 组成,因为日月就象征着光明。后由“光明” 引申为 “明显” 的意思。这是本系列中唯一的一副耳钉,它虽然看起来构造简单,却是我花功夫最多的一个字,因为它实在太小了,还不及小拇指指甲盖大。
“日” 就被我弄丢了三次,一次混着木屑被倒进了垃圾桶。后来又因为手指打滑,飞出去了两次。夕阳的颜色是我很钟爱的颜色,于是选用了橙红色的尼泊尔紫檀。月,遥远而幽静的月,我选用了紫苏木。紫色和橙色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像是见到了以前从未见到的一种光明。
“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销愁” 的 “卯” 字,选用了用了夹杂着淡黄色边的红檀。对称的造型,相反的颜色,也是出其不意间冒出来的灵感。甲骨卜辞中经常有卯几牢、卯几牛、卯几羊,这是杀牲祭祖祭天,所以“卯”字的本义应为“杀”。后本义消失,被假借为地支的第四位,“卯时” 为日出那段时辰,即早晨5时至7时。如今也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
“化干戈为玉帛” 的 “戈” 字用的是紫光檀,它的本义就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上部为刀刃,下部为长柄。与 “戈” 字有关的汉字大都与武器与战斗有关,如 “战”, “戎”,“戍”等字。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的 “羽” 字,选用黄花梨。其本义就是羽毛,后又引申为 “翅膀” 的意思。
宁, 办积物也。象形。——《说文》。此“宁” 非“安宁”的“宁”, 也非“宁愿” 的“宁”,而是 “伫”, “ 贮” 的古字,读作 [zhù],是“久立”,“贮藏”的意思。《礼记》中 “天子当宁而立” 的“宁”就念作 [zhù]。“宁”字的甲骨文本身就像是一个贮藏东西的场所,选用深褐色的非洲黑檀。
这个系列中的一部分男生戴起来其实也毫无违和感。“本” 是本源的,包容的,它并不囿于一种风格。我所做的,仅仅其中的是一半。
方菱说文解字,并把它们亲手制作出来戴在身上
你呢?你有哪些大胆尝试的有趣创意?
如果你也是这样一个
将老手艺玩出新花样的新锐设计师
希望你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联系邮箱
liyue@shougongke.com
— — — —
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 蔡澜《我决定活得有趣》
编辑:包子君
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
均可发送至邮箱liyue@shougong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