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教程>专题>鲜资讯>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老手艺重回日常生活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老手艺重回日常生活
“春”字双开大门寓意“开福门”,为大家开启好运
​一掬细沙,会变化出万千种惟妙惟肖的图案;一个面团可以捏出数百种憨态可掬的动物造型,数只米粒可以塑造出精致可爱的艺术品……近日,第十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花海公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数以万计的游客共同开福门、迎福气、纳福礼、饱眼福、享口福,好不热闹!
陈国锐介绍米线制作技艺

70年失传“米线”技艺重新问世

今年30岁的长乐小伙陈国锐在活动现场只喊“吃不消啦,吃不消啦!”因为不停的接受游客和记者的采访,嗓音沙哑到说不出话来。他手中表演的一项名为“米线”的技艺至今已经失传了70年。据其介绍,这项用米粒“堆砌”出的艺术品只有在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祭祖时才能看得到,今年刚刚完成的几件作品昨天在老家祭祖时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上万人的前来观看。“它完全是用一只只米粒头尾相粘,环环相扣,做成三角形或菱形后再组装起来的。眼前这只“金鸡报晓”就花了我18天的时间!”

这个物品到底能创造多大的市场价值呢?陈国锐表示:“其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值,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努力在长乐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将这项技艺艰难的恢复出来。”他说:“去年当地政府部门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为其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文化内涵,今年特意推荐我现场进行展示。”同行的一位高楼村的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过年制作‘米线’算得上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各家都把精心制作的作品——水碓、风车、花瓶、灯笼、牛、亭子……放到特制的木盘里,正月十二摆到宗祠里,按房顺序摆满长桌,其寓意就是祈求五谷丰登。”

记者看到,立在一旁的技艺简介上写道:“据考证,高楼米线始于明末清初,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清朝时曾每年遴选最佳作品一路敲锣打鼓,抬往县衙供县太爷观赏,可见其重视程度;到了民国时期,族里组织村民把米线作品肩挑手抬,一路步行到连江浦口高楼陈氏宗祠展出,当地对高楼米线采取最高等级保护措施,围起竹篱笆,甚至动用当地武装驳壳枪守卫,可谓盛况空前。”
罗源畲族织布技艺


畲族“凤凰衣”再现传统织布、刺绣技艺

活动现场,两位身着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服饰的罗源畲族女性也是忙碌不已,只见她们手脚麻利地织出线条明朗、色彩鲜艳的布来,精湛的技艺让不少观众叹为观止。其中一位大姐指着身上的服装告诉大家:“我们身上穿的服装叫着‘凤凰衣’,数十年前,都是畲族妇女利用自家种植的苎麻织出布来,再配上各种花边装饰,绣上各凤鸟、花卉、几何形等图案,在一针一线中亲手制作出来的。”

据介绍,现在当地已经无人种植苎麻,能掌握织苎麻布这一手工技艺和会做刺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通常只有在节日期间才能见到极少数畲族人会穿上这个凤凰装和展示畲族服装制作技艺。“近年来,当地也正在融入旅游理念,对畲族服饰制作技能资源进行整合,让民族服饰绽放出更多的光彩来。”身在一旁的一位畲族男性同胞钟彩童补充道。
手工编织的山野葡萄藤包卖出8888元


“与其他材质的包相比,它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会像玉一样,随着主人使用时间的增加,颜色会变得更深,用得越久越耐看,被誉为‘有生命的包’。”永泰手工技艺展位跟前,负责人张庆明不停的为大众释疑解惑。记者看到,一只手工编织的藤编包售价高达8888元。“价格为何会如此昂贵呢?首先,它的材料是用野山葡萄藤,另外还有老艺人几乎失传的编织技艺,仅仅成本就花了四五千,在市场上卖这个价一点不会贵!”

张庆明表示,为了这个老手艺,他不仅申请了商标,还申报了两项专利。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售价一般在2000元至20000元人民币,最高的曾卖到过46000元,属于奢侈消费品。目前,国际知名奢侈品牌LV和GUCCI也看中了这种野山藤包的市场前景,先后提出了与其合作的意向。
美食展区人气爆棚


舌尖盛宴精彩上演 福州小吃卖断货

同利肉燕、永和鱼丸、木金肉丸、潮安黄米糕、尚干拌面、扁肉、闽清香糟鸭……传统美食展区,一个个福州小吃摊位前排成了一条条“长龙”,舌尖盛宴正在精彩上演。只听人群中不停的传来“没货了,最后一碗啦!要品尝下午或者明天再来呀!”的声音。一位从上海回乡过春节的福州市民林先生表示,这些小吃虽然在外地也能吃得到,但是毕竟只有在家门口吃起来,才有浓浓的福州味!
700多条灯谜既开动脑力,也蕴涵丰富的文化知识


传承民俗文化有妙招

民俗表演专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金鸡报晓》畲族舞蹈《桃花朵朵开》民俗表演《喜娘喝彩》在寄托着美好新年祝福的同时,展现了传统习俗文化的魅力
捏面人、画糖人,活动现场,手工艺人各显神通,逗得小朋友一会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一会要当“模特”来个人物像,小朋友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活动鼓励小朋友走遍每一个活动摊位,积极参与互动体验,集满一定数量的福印签章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福州市民张先生表示,在亲子互动的活动中,不仅自己找到了年的味道,也让孩子学习、了解家乡的习俗,记住家乡特有的文化,相信他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住家乡的味道,将来也才有可能去更好地去传承、发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童年的味道


2月10日各项精彩演出继续上演

据了解,2017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由省文化厅、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台办联合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市园林局协办;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市群众艺术馆和各县(市)区文体局承办。2月10日(正月十四)13:30共三个时间段推出两岸民俗风情展、福州传统武术专场表演等精彩演出。本次民俗文化节的展演内容共涉及国家、省、市抢救恢复的非遗项目上百项,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等各大类别。据统计,两大区域、八大版块共汇集了上百个分项,现场演员近1000人。
闽侯根雕


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结硕果

福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十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以“魅力民俗展海丝风采,两岸文化承同源一脉”为主题,在历届活动基础上,力求创新、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秉承回归传统、回归生活的理念,营造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十年庆典氛围。海峡两岸文化节之所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与其深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这个沃土不无关系。在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闽侯县创新服务文化方式,加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打造公益点单台订单式服务;晋安区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引进各类文化专业协会,与农村社区联手共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办书法培训班,开办寿山石村民雕刻班,举办软木画艺术品鉴活动,把高雅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长乐市打造的公益性群文活动品牌“百姓舞台梦想秀”正逐渐成为群众的文化大餐……

“从以往的‘我看’到现在的‘我演’,从‘政府搭台、政府唱戏’,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到了文化舞台的中央,为观众带来最朴实的群众文化盛宴,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这就是我们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的目的所在。”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信息来源:东南网 张立庆)
|
展览活动
|
1【西安】“佛光石韵”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
时间:2016年11月17日 ~ 2017年02月15日 每天 10:00 - 19:00
地点:西安 碑林区 大唐西市艺术品中心(ACBD)
费用:60元(人均)
展览介绍
佛教石刻艺术,是一种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石刻艺术。中国佛教石刻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中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年代。隋、唐时期是中国石刻艺术最灿烂辉煌的时代。此时的石刻造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润丰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中国现存的佛教石刻造像,多为魏晋、隋唐时期作品,内容均取材于佛教人物或故事。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佛教石刻造像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佛教石刻艺术的成就,是中华文化傲然于世的财富,不仅弘扬了佛教教义,促进了汉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了佛法的智慧和深邃,净化人心,庄严国土,普度众生,才是它真正的意义。
2【西安】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
时间:2016年12月12日 ~ 2017年02月22日 每天 09:00 - 17:30
地点:西安 雁塔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六展厅
费用:免费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藏磁州窑瓷器展》于2016年12月3日至2017年2月22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六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峰峰矿区,古代均属磁州,故名。这里在北朝晚期初创青瓷窑场,隋唐为普通民窑,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进入装饰陶瓷的时代,装饰品种、技法丰富多彩。金代制瓷业达到鼎盛,元代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兴盛一时,全国许多窑口都曾仿烧过磁州窑风格的瓷器,形成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明清两代延续着黑白艺术的余晖。清末,磁州窑引进青花五彩装饰技法,开始出现大量的青花五彩瓷器。
磁州窑文化传承千载,生生不息。在邯郸彭城当地,至今仍有一批磁州窑工艺大师继续传承着磁州窑古老的工艺,并使之发扬光大。他们的作品既继承了磁州窑古朴大气的传统神韵,又融入了端庄秀雅的现代文明,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举办此次展览,回顾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和继承磁州窑文化,使磁州窑精神永驻,磁州窑窑火千年、万年永不熄灭!
展览遴选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古代及近现代藏品155件(组),包括北朝时期的青釉碗,隋唐时期的青瓷豆、青釉盘等青瓷;宋金元时代的白釉器、行炉、梅瓶、四系瓶、枕、彩釉瓷等;明清时代的碗、瓶、灯、烛台等生活用具;晚清民国的枕、瓶、罐、碗盘、文房用具、瓷塑与花盆,以及现代的磁州窑艺术品等。展览内容分为古代和窑火传承两部分,观众通过展览不仅可以了解到磁州窑发展的历程,更能欣赏到现代陶瓷大师对磁州窑技艺的继承与创新。
3【西安】“泥火传承”唐代陶俑艺术拾珍展
时间:2017年01月18日 ~ 2017年03月18日 每天 08:00 - 17:30
地点:西安 雁塔区 东郊半坡路155号 半坡博物馆 临展厅
费用:45元(人均)

史前彩陶和唐三彩无疑均属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两者虽然时代、制造工艺、艺术风格不同,但是它们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其一,都是陶质系列,考古资料显示,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一脉相传。陶器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崖遗址均发现器壁较厚、火候很低的陶器残片。到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数量和纹样均明显增加。另外,商周时期出现了硬陶,秦代有大量的陶质兵马俑,汉代出现了釉陶及原始瓷器,而此后的唐三彩则独具特色。

其二,均以矿物颜料作为色彩或图案的艺术形式表现其靓丽与美观。史前彩陶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最著名,而以半坡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则以鱼纹、鹿纹和人面鱼纹彩陶图案最引人注目。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多种色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色彩艳丽,花纹流畅,自然协调,独具风格。

其三,两者的分布区域高度重合。史前彩陶以仰韶文化最著名,陕西、河南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而唐三彩的发源地和制作地点也恰好在这一区域。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之地,处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其主要遗址的分布区域就在陕西与河南境内。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西安和洛阳,唐三彩在这片黄土地上继续发展壮大,继承了史前彩陶绚丽夺目的装饰效果。
人类文化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中,都有各自的特征与风格,但其相互间的交流、影响、借鉴和传承也在所难免。史前彩陶和唐三彩在时间上相差约五千年,虽然没有直接传承影响因素,但从陶器装饰系列、从陶器制作与烧造技术、从矿物颜料使用等方面还是可以进行对比研究。欣赏领略两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彩色陶器文化,除感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外,也有许多问题等待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此次所展之唐俑共计百余件。分为:美人舞如莲花旋(唐代女性俑);肌肤如玉鼻如锥(唐代胡人俑);文韬武略保乾坤(唐代官吏俑);神兮长在有无间(唐代天王神煞);宝马权奇出未央(唐代动物俑)五大板块。
4【西安】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
时间:2017年01月03日 ~ 2017年02月27日 每天 09:00 - 17:30
地点:西安 雁塔区 西安博物院 临展厅
费用:免费
福建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因其精微细雕和多重透雕的独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木雕艺术从民间建筑、家具、信俗中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福州、莆田、泉州等不同风格,更被历史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烙印,其中福建莆田的金漆木雕华丽大气、金碧辉煌,以其“精微透雕”的精湛技艺蜚声中外。
所有和你爱过的人有关的城市都会变得特殊,你初来乍到,而那个人无处不在。
——程姬
编辑:包子君
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至邮箱liyue@shougongke.com,具体投稿要求请在公众号微信下方对话框输入“投稿”获得。
分享到:
其他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