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资讯 | 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手作之美:用之美系列〞特展
“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彼此相爱,一起共渡每一天”。
By 柳宗悦
时间:09月23日 ~ 10月07日 每天10:00-17:00
地点:北京 朝阳区 草场地国际艺术区249-3转转会
费用:50元(预售票)
发起人:言非语
策展人:成琳
2016手作之美展览,以用之美为主题,从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出发,除了“被遗忘的美器:100个民用陶瓷大罐展”外还有其他五大区块,将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那些符合“用之美”哲学的日用器物与生活空间,期盼透过空间与物件的巧妙搭配,营造出触动人心的情境,进而启发当今的社会能够重新找回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美器,并与器物建立起心灵神交的关系,这是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意义。
展览内容:分成六大区块
1. 被遗忘的美器:100个民用陶瓷大罐展
2. 方寸与二叠半:素朴的茶空间特展
3. 曲与取:赵飞大漆茶器具特展
4. 皮壳与时间:魅力工业风特展
5. 日用生活的传承:100位当代手作职人作品联展
6. 生活的道场:香草厨房
上海人施天水今年83岁,17岁开始跟随哥哥学习修钢笔。3年后,哥哥让他自己开了一家店,他便一直经营到了今天,是目前上海唯一一个专业修笔匠。“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师傅。我已经很努力了。”
5年前,房子动迁,子女都不想让他再干了。他觉得自己一是不会干别的,再说动动对身体也好。“我终究还是舍不得。现在很多钢笔都是国外的好牌子,如果没人修了,不少人就只能把钢笔送到国外去。我做这行一方面是喜欢,另一方面也想为中国人争口气。”于是,他找到了新门面,6平方米,店名定为“天顺”。吸水用的笔胆是他自己做的,他还改装老虎钳,在内口加磨牙齿,方便拔开笔舌。他平均修一支钢笔只需要半个小时,除非有不愿意等的顾客说好几点来拿,其他钢笔基本都是立等可取。他一天可以修20支左右钢笔,以前最忙的时候每天要修200多支。他修过很多牌子的钢笔,国产的金星、关勒铭、华孚;美国的派克、犀飞利、康克令、爱勿释;英国的鹅牌;德国的白丽金;日本的派露达……“笔杆磨旧了,笔头跌弯了,连顾客都是白头发了,他们对这钢笔有感情。只要我收下来了,就没有修不好的。我不满意的,是决不会交还给顾客的。”在顾客沈先生看来,他已经把修好钢笔当成一份荣誉了。
他修一支收钢笔价格的5%,除去房租、水电、材料等成本,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我不是没想过带徒弟,但是如果师傅教完没有饭吃,人家要逃走的。再说,带徒弟需要时间和精力,没有三五年出不了师,会砸牌子的。以前收过两个徒弟,他们都没干下去。”由于修钢笔常年受力,他的两根食指都无法伸直。最近,老伴儿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他也开始考虑是否应该退休了。
山东平度市的孙吉章今年73岁,坚持手编蓑衣60年。“这是对这门手艺的记忆,也是为了留住乡愁,还可以打发时间、活络筋骨,是一种乐趣。”
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也可以铺在地上当垫子,隔水不返潮。有了塑料薄膜之后,很少有人再编蓑衣了,这门手艺几乎失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蓑衣基本绝迹。他八九岁和父亲学习编蓑衣,周边二三十个村子,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做这个。编蓑衣要用偏心草,在平度仁兆县这一带,偏心草只有大沽河和落药河较多,割回来要翻晒,不能淋雨,这样才能保持原有的绿色,不腐烂不招虫蛀,光泽好而且耐用。他编一件蓑衣至少需要八九斤偏心草,打底、打结续草、分枝促花……用蓑骨做成圆领口,从领口开始排列十五六张棕叶,用棕锁缝制,然后进行蓑衣定位,蓑面和蓑底用细线缝合,用棕面比较宽的棕片制模,最后把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两面缝线。他纯手工制作一件蓑衣需要半个月左右。一年他只编三五件蓑衣,被收藏爱好者千元左右一件收藏。现在雨水充足的时候,他还会穿着蓑衣去钓鱼。
他年轻时喜欢打鱼、编苇笠、炊帚,还会磨剪子、菜刀。现在他过着独居生活,享受低保待遇,有养老保险。“真担心哪天我们这代人走了,这门技艺会失传。我总想把这门技艺传下去,但是年轻人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希望这门技艺能被当地政府列为非遗,传承下去。”
河北正定的曹锡今年79岁,从学徒至今已经从事理发55年了,现在经营着“利民理发馆”。理发椅是他出徒的时候专门请木匠做的,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他的白大褂也已经穿坏了五六件。
他早晨5点起床,6点到广场写毛笔字,7点吃早餐,8点开门营业。理发店提供理平头、分头、背头、光头和刮脸的服务,没有烫发、染发等业务,顾客都是男的。曾经有女顾客上门,但是被他劝走了。“一个人忙不过来,再说剃光头、刮脸不是每个理发店都能做的。”有时候他旅游几天,回来老主顾都追着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还喜欢书法,从小学时就开始写毛笔字,还用了将近10年,以书法形式写出了《真定府古城拾遗》一书。
学习理发首先要练拉腕子,即练习手腕的劲儿。要掌握几种刀法基本功,学习磨刀子、剪子等,时间长,报酬少。因此,年轻人都不愿意下功夫学习这门手艺。他的孙子曹煜翔今年19岁,最近主动提出要和他学习手艺。“是我和父母共同做出的决定,我并不排斥在这个看起来年代感很强的小屋子里学理发,所谓 艺多不压身 。”和爷爷学完手艺后,他还准备到美发学校学习,以后会开展美发的多样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