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老手艺 | 笔尖上的工匠魂·文房四宝
某乎上有一个问题,获得了近千人的点赞
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PO主亮出他从7岁就开始学习的各类书法
魏碑、小楷、隶书、小篆各种字体写起来行云流水,均不在话下
凭借着一手好字,上学之路也是加持不少
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PO主的书法作品
一起来围观汉字之美吧!
很难想象,在如此浮躁的今天
还会有人愿意静心来写毛笔字
习惯了手机的我们,提起笔来,
估计连怎么写都忘记了.....
俗话说,人的字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这话绝对不假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一说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跟小编一起穿越回古代,
看看那些著名的文豪们都是用什么工具练得一手好字吧!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笔之魁、墨之冠、纸之最、砚之首,开创了文房四宝的辉煌历史。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湖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
作为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
地处浙江湖州市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笔都之称。
小小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会制笔,涌现出许多湖笔世家。
笔料的品种繁多,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多个品种。
主要工序有笔料、蒲墩、镶嵌、水盆、结头、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
据传,公元前220年,秦代大将军蒙恬曾偶居善琏永欣寺,与西堡民女卜香莲结为夫妇。期间曾改良毛笔,并授技于善琏百姓。蒙恬被秦二世谋害后,善琏笔工便在西堡村建造蒙公祀,尊称蒙恬为笔祖并举办“蒙恬会”,世代供奉祭祀。
《古今注》中就有关于“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拓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披”的说法
晋后,众多文人雅士都无比钟爱湖笔,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也是湖笔的狂热爱好者。
湖笔精湛的制作技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湖笔生产中出现次品泛滥、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状况,传统湖笔技艺受到很大冲击,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支湖笔选材十分考究
笔杆采用竹子中的黄花梨—香妃竹
笔斗选用了稀有的彩牛角
笔头则是北斗尾长峰的狼毫精选
无论是书法练习还是国画创作
都是上乘之选
这套羊毫湖笔套装做工精湛,无论是送人还是己用都是最佳之选
精选细锋纯羊毫制作而成,锋颖好、饱满弹性低
4支不同的型号适用于,小楷、中楷、大楷、行书、汉隶、泼墨山水画等
安徽歙县,古称徽州,以盛产徽墨扬名海内,自南唐墨家李廷硅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历史,歙县因此享有“墨都”之称。
在中国历史上,墨的发明要迟于笔,在人工制墨产生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作为书写材料。
至汉代,开始出现人工墨,这种墨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
墨质坚实,魏晋时期质量不断提高。
如今墨汁的使用,使得研墨之事变的多此一举,而且键盘日益替代了笔墨,除了书画家、收藏家仍欣然以求外,更多时候则是成了工艺品、旅游纪念品...
千年徽墨正濒临消亡。
徽墨是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制作工艺及其讲究,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
而现代的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所以整个生产过程便分为: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装、墨模制作这八道工序。
古人云“人磨墨,墨磨人”,“不研磨,不成书”,研墨的过程亦是修心养性的过程。
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比起古人来,多了些粗糙,少了些精致,用着方便的墨汁,敲击着冰冷的键盘,丢弃的是老祖宗的传统文化,也许只有当你遇到这样一块上好的徽墨,闻着它的香气,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写一写字,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好。
四两古法超细油烟墨
墨色古色古香,分层效果好,墨色细腻,有光泽
纯手工搓制,超细油烟,宜书宜画
此款徽墨,从生产选料到制作成型,掌柜全程参与,绝对确保墨色黑、发墨快、杂质少、宜书宜画。
对于初学者或平时练习用,绝对是首选的高性价墨。
造纸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种类繁多的纸品,其中尤以宣纸最负盛名,文房四宝中的纸,自宋朝以来就专指宣纸。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是古人对宣纸最美妙的评价。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及其附近诸地,都属于宣城管辖,是以宣城为集散地,故而以府治名称“宣纸”。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
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故有“纸寿千年”之誉,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宣纸由稻草和青檀树皮混合制成的,这种配料制法始于清代。制作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涝、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如果细分则可超过百道。
宣纸基本分为两大类:生宣和熟宣
生宣适合写意画,用笔不用讲究工细,注重神态表现和抒发情感。
熟宣纸质较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散开,因此适合绘画工笔画。
2006年5月20日,宣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宣纸的大部分产生已经实现机械化
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现代工艺宣纸
而这种纸一般情况下
保存的时间非常有限
传统的手工宣纸制作工艺仍然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这款生宣由宣纸大师监制
含有60%檀皮量
纸张洁白柔软厚实
润墨性好,层次感强
经过4500小时暴晒
1000小时打浆
5000小时抗晒
坚持对传统制作工序的坚守
是国内众多书法家、国画大师的首选用纸
画芯选用纯手工高档宣纸
空白画轴锦绫(绢布)装裱
可以直接书法,绘画创作
使用非常便捷,精致典雅,仿古工艺制作
长幅作品,易于创作,易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
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