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程分类
手工圈材料商店手工市集专题活动

教程>专题>环球艺览 | 他的爷爷是复兴传统壶屋烧的“人间国宝”
环球艺览 | 他的爷爷是复兴传统壶屋烧的“人间国宝”
爷爷并没有教他多精湛的技艺,他们都是望着父辈的后背学习...
|
start
|
出门时带酒要用抱瓶,日常喝酒用的则是嘉瓶,喝茉莉花茶时得用汤吞,吃面时有专门的碗具,一菜一器皿,盛器上的花纹还因季节而变化。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注重生活仪式感的国家,北京话叫讲究。而壶屋烧让“吃”成为了一件讲究的事儿。
这个脖子上随意搭着毛巾,皮肤黝黑冒汗,双目认真盯着手上活儿的人就是一位壶屋烧艺人,他叫金城吉彦。壶屋烧是他的家族手艺,他的爷爷金城次郎,是复兴传统壶屋烧的“人间国宝”。到他这儿已经第三代了,从小就被家族的手艺氛围熏陶,家人也会时不时让他参与制陶。等他23岁大学毕业后,自然而然,双手接下了这份担子。
壶屋烧分为“荒烧”和“上烧”,也叫“素烧”和“釉烧”。素烧是指不上釉料而烧成的陶器,呈现的是陶土的原貌,古朴端庄,拙中透雅。釉烧,顾名思义,就是上了釉烧成的陶器,色彩比较丰富,一般绘有图案。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金城吉彦要学习的,是了解土的特性,学习捏制造型、雕刻纹样,掌握干燥的程度,拿捏烧的温度和火候。步骤虽然简单,但要拿捏得当,还真得需要些火候。
金城吉彦会将他散步时看到的花鸟鱼虫制成壶屋烧上的纹饰,形态古朴而富有生活气息,颜色一般不会很鲜艳,给人很古老温厚的感觉。
上图这个作品,就像用毛笔蘸着颜料在宣纸上慢慢的浸染、渗透。
壶屋烧匠人相马正合说:“窑就像女人的子宫。” 窑里适宜的温度、湿度孕育陶器的成型。金城吉彦使用的窑还是爷爷盖的那座,一年只开3、4次,一次3、4天,每次开窑前需要向神明祷告,把对器皿美好的祝福传递给神明。
“我们都是看着父亲的后背学习的。”金城吉彦这样说。“冲绳陶器圈子有一个大问题。虽然存在大师,却没能把自己的技艺传给下一代,只是和下一代说,看我的样子学习吧,而不去传授哪些步骤是重要的,每一步具体应该怎么做。”所以金城吉彦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技术很少,更重要的是精神。是日复一日重复几个步骤的耐心,是知道了好的物件是值得等待的,是学会接受因为各种意外而出现的失败然后又重来。
对于金城吉彦来说,这几平米工坊就是他的道场,而他是不语的修行人。
编者:大兔子
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兼职作者,如果你对手工有浓厚兴趣,文字尚好,有采访报道能力,请砸简历到:liyue@shougongke.com。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到这个邮箱。
分享到:
其他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