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羌绣看传统工艺如何在现代焕发生机
羌绣是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作为羌文化的结晶,羌绣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羌绣·神象端午品香会”在沪上雷氏中医馆开展。非物质文化羌绣传承人、囍悦羌绣合作公社创办人张居悦来到现场,为我们讲述了羌绣发展背后的故事。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古老的羌寨大多建在高半山处,是故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传说在五千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炎帝战败后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而少部分炎帝部落则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今天羌族主要分布在阿坝的藏族羌族自治州,主要是汶川、理县和茂县等地,以及绵阳北川地区。
来自于羌族的刺绣工艺则是留存至今鲜活生动,与羌人生活密切,能与现实生活对话的羌文化遗产。羌族妇女将植物与动物的图形,吉祥与祝福的花纹,通过挑花、挑绣、扎花、扎绣、彩扎、彩挑、素挑、勾花、盘花等繁复的技法,一并绣入自织的布料之中,从山川草木到花卉瓜果,从飞禽走兽到古朴纹饰,构图精致,栩栩如生。
张居悦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名羌族姑娘,也是羌寨里的传承人。此次,带着合作社里六十多位绣娘作品来到上海的张居悦表示,“我是九零后,我们这一辈从小也是接受应试教育长大的。可以说,羌绣这门手工艺到我们这里已经面临失传。但我是在阿坝州土生土长的,非常热爱我的家乡,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以在成都读完大学后,我就回到家乡成立了囍悦藏织羌绣合作社。”
活动当日,身穿一套羌族服饰的张居悦介绍说,“这是传统的节日才会穿的。一般这样一套衣服是妈妈给女儿做的,婚嫁前一两年就开始动工。羌族的鞋子很有特色,鞋头尖尖地翘起,所以叫尖尖鞋或者云云鞋。而头饰好像房上的瓦片一样,因为羌族对妇女是非常尊重的,它表示妇女能顶半边天。胸口上挂有银针线盒,平常绣花没有针线,需要换针换线,勤劳的绣娘们可以直接从胸口的针线盒取出。羌族的服饰颜色都比较鲜艳,因为这颜色来自于我们的高山、大地。高半山的天很蓝,地很绿。色彩的强烈与绣娘们对家人朋友的关怀祝福,对生活的热爱程度是相呼应的。”
羌绣贯穿着羌族女性的一生,是羌文化的艺术结晶。一根线拴着一根针,却牵动着无数妇女对生活的热情,每一件衣饰上都表达着祝福、关怀。张居悦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创新还是来源于对生活的发现,我们始终坚持保持本民族的东西。羌绣很好和其他绣品区分,因为羌绣目前还是坚持手工、原创、还原本真,颜色搭配、图案的寓意与其他绣品非常好区分。”
张居悦为大家讲解羌绣。
小小绣品支撑起大山深处绣娘们的日常生活
张居悦坦言,自己有传承、发展羌绣的意识是在汶川地震之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主要受灾地区就是我们的羌族地区,受灾群众包含我们三十万的羌族人民,羌族人口在地震中锐减10%。而妇女没有了其他的经济收入,只有靠刺绣换取微薄的酬金。”
羌绣所面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曾经,羌寨的每个姑娘都会绣花。外婆教给阿妈,阿妈再教给女儿。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口的外流以及羌绣传承人的老去,让羌绣这一古老技艺面临巨大挑战,也为当地带来了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张居悦于2014年成立囍悦羌绣合作公社,一度陷入困局的传统工艺似乎因此获得转机。“羌族青年可以在我们合作社做最传统的手工艺染布,四川话就是 打布壳子 。绣鞋要先 打布壳子 ,然后再用浆糊。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有来自各村各寨的绣娘六十多名。不过,虽然我们现在有自己的传习所,但大部分绣娘都是住在山里。我们需要自己去山里送绣片、收绣片。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传习所已经成为解决阿坝州妇女居家就业的主要阵地。”
囍悦羌绣合作公社帮扶到的对象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残疾人妇女。“我们公社有四个残疾人妇女,她们都是绣花绣得最好的。其中一位是在地震后失去了左腿,其他的农活也干不了。现在通过参加我们的羌绣合作社,她们有一些经济来源了。”
张居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阿坝州当地很多羌族妇女还是喜欢务农,多过于去外面打工。她们如果想加入我们合作社,会通过村子里的人介绍。我们会去村子里看她们绣品的质量。现在合作社羌绣的收益肯定比打工要稍稍好一点。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够留下来照顾家,这相应地就少了很多留守的老人和小孩。”
除了为绣娘们的绣品寻找市场,羌绣合作公社还肩负着传习技艺的任务。“每年冬天我们会给当地的妇女做一些羌绣的培训。传统的绣娘都是在服饰上刺绣,我们教她们一些新的技艺,使她们保持与时俱进。由于羌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一直以来羌绣传承的方式就是手口相传。我们也只能一点一点地教、一针一线地看。”
然而,张居悦也不能不感叹“没办法了”。因为虫草出来了,绣娘们得去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山上挖虫草。“但是虫草山上有些时候会下雪,所以绣娘们会随身带着绣件,在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山上绣花。这次活动的一些大象香囊,也是来自海拔四五千米上的虫草山。其实,每一个手工绣片背后都有一个羌族人的故事。”
此外,羌绣合作公社成员张一坦言,“一直谈传统,可是对于我们当地的妇女来讲,这些其实是生活基本的必需用品。然而,一旦羌绣走出来,比如这次和神象的合作,给很多合作社的妇女们带来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希望。大象在我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眼里,就有吉祥、聚财的寓意,当地人对象有着独特的喜爱。所以这一次新的订单进来以后,当地的妇女是很高兴的,她们觉得和以前只是在衣服上绣花有很大不同,而对于我们合作社来讲也是一种新事物的诞生。”
传统工艺在现代焕发生机还可做些什么?
关于如何使羌绣继续走出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生机。张居悦有着一番蛮周全的打算。
“目前除了对内的培训之外,对外我们也会举办一系列公益活动。譬如到美院交流,为城市里面喜欢我们民族文化的手工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大家也可以来到我们的传习所,来到阿坝州来寻山、寻羌。可以住在山寨里面,体验羌绣,听羌笛和口弦,以及跳锅庄等等。而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培训好我们当地的妇女,培养新的绣娘以及多研发一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羌绣产品。”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1【深圳】Nordic Space(北欧空间)——手工与可持续设计展
时间:2017年05月12日 ~ 2017年05月22日 每天 11:00 - 19:00
地点:深圳 宝安区 深圳观澜湖艺工场·手艺工场
费用:免费
北欧可持续设计协会(SSDA)筹备多时的Nordic Space(北欧空间)——手工与可持续设计展终于来到中国深圳首次亮相,参加五月深圳文博会之“国匠荣耀·第二届手工艺创新盛会”分会场。
新手工艺运动正在萌发,手工复新成为世界性话题,手工艺品也成为代表品质和个性的消费“新奢”。北欧手工艺体系保持完善,发展充分,北欧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手工传统的创新发展,设计与手工互补互哺,形成独具特色且极富未来感的北欧设计理念。Nordic Space是一个发现北欧优秀手工与设计,通过现实生活场景营造,传播可持续生活方式,提供手工与设计互动、培训和售卖的移动生活展示馆。
展馆分为三个板块:手工与品牌、手工教育、回收与再设计。展览由SSDA执行长Sofia He担任总策划,瑞典时尚和手工界领军人物Lotta Ahlvar 担任策展人。展馆邀请了包括Nils Olsson达拉木马,Paradisverkstaden(天堂工坊)和Leksand Folkhögskolan人民学校等15个极具代表的手工品牌和手工艺学校参展,其中绝大部分品牌均属在中国首次亮相,其中包括3家瑞典皇室御用品牌,两家瑞典著名手工职业学校。
Nils Olsson达拉木马
1928年,一个叫做Nusnäs的小村里,Olsson家的两兄弟,13岁的 Nils和15岁的Jannes贷款400克朗,购买村里第一套电锯设备,创建第一个现代化木马生产厂。Nils和Jannes很小就开始帮助⽗母画木马,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现代化电动工具,木马模型切割更快更好了,他们还尝试用松鼠尾毛制成画笔给木马绘制花纹。
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瑞典馆的设计师提议放一匹达拉木马在瑞典馆门口,订单就此飞向Olsson兄弟的工厂。在博览会上,2000多匹作为纪念品的⼩小木马也销售一空。一夜之间,达拉木马从瑞典Nusnäs小村走向了全世界,从此慢慢被当成瑞典的象征。
皇室以及国家有重要事件时,都会以木马为礼物。每当皇室结婚,就会定制大型达拉木马并邀请最有名的艺术家来绘画。而在瑞典民意测验中,瑞典木马的呼声高于IKEA和VOLVO的品牌形象,当你走入瑞典家庭中时,会发现,有80%的瑞典家庭至少拥有一座可爱的达拉木马。
Paradisverkstaden天堂陶瓷
粗陶器工艺品家族企业Paradisverkstaden始于一个爱情故事。年少的Eva和Olof在手工学校Capellagården相遇,Eva学习编织艺术,而Olof学习制陶。1975年,他们共同成立了Paradisverkstaden,制作工艺为石器黏土高温烧制成粗陶器,最终手工成型。Olof负责让陶器具备优美的外形和基本功能,Eva则为陶器装点与众不同的美感。
在Paradisverkstaden的工厂车间中,人们还可近距离欣赏绘制彩陶的过程。Paradisverkstaden的作品在NK百货公司和斯德哥尔摩百年设计老店Svenskt Tenn中展出,并亮相于斯德哥尔摩和法兰克福家居展。
Leksand Folkhögskolan人民大学
Leksand学校位于瑞典中部达拉纳省,这里有手工艺、造型设计、创业、个人发展和主题学习等现代教育,学校在夏季还有面向民众的短期课程教育,这些课程既适合初学者,也适合在手工艺、造型艺术等领域有一定基础并想继续专业深造的人。Leksands学校也可以为在手工艺专业有特殊意愿的团体制定专门的课程设计,并提供设备齐全的制造间和工作室。学校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工作经验丰富,同时又依旧保有高度的好奇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个学生充分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
Anna Christians 手工水泥品牌
品牌创始人Anna擅长将柔软的针织品结合水泥倒模进行加工,做成碟子、烛台和花园小凳等生活用品,她的水泥创作吸引了媒体和市场的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的北欧设计廊和博物馆展卖和收藏。2012年参加了北欧有影响力的室内设计展销会Formex,荣获展会的“优秀团队奖(Formex Formidable)”。
北欧可持续设计协会(SSDA)是一家总部在瑞典的非赢利(NGO)机构,2014年由旅居瑞典华人Sofia He联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Green Leap 及清华美院可持续设计中心等机构共同成立,旨在研究和传播北欧可持续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
时间:2017年05月10日 ~ 2017年05月28日 每天 09:30 - 17:30
地点:北京 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费用:免费
时间:2017年05月18日 ~ 2017年05月30日 每天 09:30 - 17:00
地点:北京 朝阳区 炎黄艺术馆
费用:免费
“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同时兼有社会性与公益性。让博物馆资源回馈于社会,让广大民众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其中,是博物馆的基本社会责任之一。本次艺术节旨在更好地拉近艺术与公众间的距离,让公众走进博物馆,梳理大家热爱文化、艺术和文物的意识;“家门口的博物馆”这一主题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相信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孩子视野的一种扩展,对大人们也将是一种情怀的重拾。
【主题展览】
(1)人人都是影像生活家——米玉明的互动艺术项目
(2)行将消失的民间手工艺——吴传本的泥塑
(3)多彩土地——北京安民西坝学校、金地实验学校、智泉学校、石景山树仁学校的小学生岩彩画展
(4)画地图——北京树仁小学阳光摄影班作品展
【主题活动】
COSPLAY我的父亲
嘉宾:刘红曼(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时间:5月27日(周六)13:30-16:30
地点:炎黄艺术馆2层展厅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无需预约,直接前往
【主题电影放映】
《佛语童心》电影训练营授权发布会
时间:5月31日(周三)13:00
地点:炎黄艺术馆报告厅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无需预约,直接前往
家庭电影《浅蓝深蓝》免费看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提前5分钟停止入场
时间:2017年05月13日-2017年05月30日
地点:上海 徐汇区 瑞金南路500号3号楼3楼
费用:免费
参展的作品和作者们:
山中湖
印物所
春天,我们定下了春游的主题,也决定印物所以创作集体的身份开始创作原创作品。
《山中湖》描绘了发生在“富士五景”之一,“山中湖”,的一段故事。画中出行男女们的关系扑朔迷离。也许是爱情,也许是友情,也许是画中人各自都难以名状的心情。
春风撩人,画面如真似幻。景和人,若即若离,韵味悠长。三个瞬间,明明下一秒就消失,却又好像永远不会结束。整组作品共三幅。
Living in Shanghai
Gino
自由设计师,插画师
说到印物所,怎么离得开上海。从创办以来,印物所的独特身份就吸引了大批来自上海,乃至全国,的年轻艺术家和创作者的关注。我们也在寻觅新的创作力量,以版画的特质表现新的视觉风格。
Gino是插画领域的新人,但身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的设计师和插画师,他想为这个城市画一套属于它自己的图形海报,让大家以全新的方式看到这座迷人,有趣,充满活力,又久经沧桑的城市,上海。整套作品共五幅。
蘑菇
李茜
植物插画师
李茜令印物所感动的不止是她的植物类科学绘画作品,还有她走上植物插画师之路的过程。
科学绘画者的身份在国内可谓冷僻,原本攻读化学却热爱植物绘画的李茜并没不打算走这条无人险径。直到她参加交换生项目去到英国,才真的看到了科学绘画的潜力。在英国,科学绘画不但有市场,好的科学绘画作品价值不菲。“植物分类是一门及古老又充满了新知的学科,其爱好者通常都具有翻山越岭的野劲”。随后充满野劲的李茜攻读了爱丁堡大学植物分类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这组作品中的蘑菇对于内陆人士可能是很陌生的,但对于是李茜,它们是在家乡云南的雨季时节经常会吃到的菌子。这组作品由四种菌类组成,不但包含了李茜个人的志趣,她个人的故事,整组作品通过石版画技法创作,对她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画面安静,却透出李茜敢于开拓的“野劲”。
高山花卉
印物所
这组印物所原创的高山花卉作品,灵感来自于李茜。她深入云南的高原地区探险采集植物形态时,遇到过各种各样美妙而罕有人知晓的美丽花卉。我们提出想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描绘自己未曾亲见的花朵姿容,李茜就整理了自己的探险照片,沿途采集拍摄到的高山花卉照片,以及相关的植物分类资料分享给我们。
印物所以自己对花朵的理解创作了这组《高山花卉》。化作版画后的高山花卉美得超出我们的想象。本系列共四幅。
从敦煌到青海湖——为了忘却的纪念
孟令
博物艺术家
对于印物所,孟令的这样的老朋友在身边,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印物所第一次与世人面对面的展览,《一印知夏》,就是在孟令的全力付出下才得以实现。《春游/夏草》同样如此。
孟令在海外取得数字艺术多媒体硕士学位。曾作为数字艺术总监供职于多家全球顶级独立创意公司。与博物学相关的艺术作品被包括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外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出和收藏。2015年,在日本东京DieselArt Gallery 举办以《时间标本》为主题的个展。
孟令专注于博物科学和艺术结合的探索,将理性的关系溶于感性的设计思考。他的艺术的灵感来自于对自然界和生活小细节的关注。《从敦煌到青海》系列,是孟令采风半年后沉淀下来创作的新作品。不仅带着博物学的基本创作形态,更融入了他个人在新的阶段对生活的理解。
本系列共五幅。等你来欣赏它的真容。
我喜欢人类,人类真的特别了不起,进化出了智力,但很多时候选择不用。很潇洒的物种。
——李诞
编译:包子君
本栏目长期征稿,文章、线索、图片均可发送至邮箱liyue@shougongke.com,具体投稿要求请在公众号微信下方对话框输入“投稿”获得。